金鱼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意思?

解雯媚解雯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鱼”这个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元代的绘画中出现了“鱼”与“金”字的组合;或者明代《三才图绘》中所载“金鱼”的形状,似金非金、似鱼非鱼。将这种新出现的动物命名为“金鱼” 但是,在元、明两代,人们所看到的金鱼还只是观赏鱼中的贵族——红鲤鱼,经过人工培养,它们具有了更加绚丽的色彩。

而真正的金鱼,其实是那些我们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在各种艺术品和文献资料里看到的小金鱼,它们的祖先很可能就是来自东南亚的野生花鳉(Pisces Cyprinidae)。由于这些小鱼的外形比较像我国的古代货币“金的”或“金”,而被称作“金鱼”。 这种新的鱼类进入我国后,很快受到欢迎。明代文人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述了一个故事,说有人送给80岁的沈德符一只鱼缸,里面养了50条“金鱼”,每一条都有拇指那么大。可见这种鱼当时的少见与珍贵[1]。然而到了清代,由于引种技术的成熟,金鱼已经相当常见了,就连普通百姓家中都养有金鱼。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随着金鱼在各地广泛传播,这种外来物种很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生物学特征,从而变为一种可任意杂交的优良物种。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把金鱼培育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而关于金鱼起源的研究表明,这种漂亮的观赏鱼可能起源于墨西哥,然后通过南美洲传到厄瓜多尔的基多,再于西班牙殖民前传入古巴,然后再由欧洲人带到北美洲大陆[2]。 也就是说,金鱼很可能是从拉丁美洲地区先传进我国的西南以及华南地区,然后在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得到普及的。

明小超明小超优质答主

在国画家眼里,金鱼不是鱼而是“圆”和“线”。它们在造型上与一般鱼类是不同的:身躯肥大,两腮上翘,尾鳍比身躯还大,造型极不稳定。但它自身存在着“圆”和“线”的规律。如金鱼腹部、头顶、胸鳍,腮后的背鳍都是圆形的。背鳍和尾鳍的周围是弧线形的,再加上鳞片和斑纹都是圆形的。画家正是抓住了这内在规律,把金鱼以简赅的笔法表现出来。所以画金鱼就是画“圆”和“线”。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用两个圆相交、相切形成金鱼的正面形。用一个圆加上一个偏圆的弧形及曲线形成侧面形(图一)。这样初学时可以掌握其大形。

当然,要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还是要认真地观察和写生,抓住其特征和规律。特别是头部要仔细揣摸,它的头和身躯占全身大部分,身躯又短小,头部的刻画直接影响到金鱼的形象。因此在国画中,用不同形状的“圈”来表现不同的品种。比如“虎头金鱼”额头饱满,头盖骨突出,眉骨隆起、用圆润的“圈”来表现(图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