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好不好?
清道夫在南方可以说是入侵物种,为水草造景中的害中之一。由于喜欢干净的水体、无光的环境,所以它很不喜欢有光照和水草的水族箱。清道夫出现在鱼缸里通常都是白天潜藏在深水区或者石头下面,等到晚上才出来觅食活动。不过,当清道夫饥饿的时候也是会攻击人类的。 清道夫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墨西哥至阿根廷的淡水流域。因为繁殖能力很强,所以会在自然环境下迅速扩张。虽然它们以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为食,但是喜欢清洁的水体,所以如果水中有机质过多的话,也会造成它们的食物缺乏。此时,为了获取食物它们可能会游到鱼缸边上来,寻找其中残留的食物残渣或鱼饵作为食物。 当然,清道夫最著名的“恶行”还是要数啃咬水草。对于清道夫来说,青草和植物碎屑都属于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体内需要补充这些营养元素时,它们就会主动选择去吃水生植物。而一些清道夫在受到惊吓时也可能会被“误伤”,因为当它感觉到危险时,有可能会将水草当成是猎物而一口吞下。 所以,为了防止清道夫破坏水草,最好不要在鱼缸中直接种植水草,而是建立一个没有水草的光影明亮的水族箱。如果没有光照,清道夫也不会在里面存活太久。也可以在水里投放少量食盐杀死其中的细菌,防止腐败导致的有臭味。
清道夫又叫吸盘鱼,原产南美洲,近年来作为观赏鱼引进我国。它具有非常结实的上下颚和锐利的牙齿,喜欢吸食附着在池塘中的食物。因其清洁池塘的作用,而被称为“清道夫”、“垃圾王”、“水底吸尘器”等。
在水中,清道夫鱼几乎无所不吃,对一些腐烂的食物也照吃不误。这样,就容易使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在其口、颌等部位寄生,人们吃了这样的清道夫鱼后,极易发生疾病。因此专家认为,清道夫在东南亚成了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传播者。此外,清道夫鱼是一种很厉害的肉食鱼,对水生昆虫幼虫、甲壳类及底栖其他生物统统视为美味,且繁殖力强、无天敌,一旦放生到天然水域,能大量繁殖并对当地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导致一些水生生物被其吃光而灭绝。
尽管“清道夫”营养分析表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均与普通鱼、肉等相差无几,但不可忽视的是,“清道夫”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60年代作为外来品种引进我国,由于它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被用作清洁、净化池塘中的底部垃圾,从而控制池塘的“水华”,所以一般不能人食。
而根据营养专家介绍,一般来说,杂食性和肉食性鱼体内积累毒素要比草食性鱼多。水生生物会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内代谢废物和所处环境中的污染物,这个排出代谢废物和污染物的过程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比如生长到成鱼的正常周期。而“清道夫”鱼天生擅长“进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且生长速度特别快,一般只有普通鱼速度的一半,在生长过程中自然没有足够的时间排出体内积累的毒素,特别是其颌下与口腔内,可能会长期附着一些腐败变质的食物。
一些媒体调查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清道夫”鱼有的确实是从水族市场批发过来,有部分是从郊区养鱼场活水运输过来。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除了活鱼外,其他淡水动物的内脏一般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而活鱼内脏必须在销售时与其身体部分分隔开存放。如果商家销售的“清道夫”鱼是去内脏的,那就可能被相关部门视为可疑来源。
总而言之,尽管目前尚未发现吃“清道夫”鱼造成人生食物中毒的案例,但根据有关专家的说法,“清道夫”鱼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食物安全隐患,建议不要食用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