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最容易得什么皮肤病?
“猫最容易得的疾病”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正好前两天写了篇文关于这个问题 先贴文章链接: 简而言之就是: 1、猫疱疹病毒(猫咪病毒性鼻支气管炎):猫咪上呼吸道疾病克星;
2、猫咪杯状病毒:猫咪上呼吸道疾病元凶之一;
3、细菌性疾病:猫皮肤感染(猫癣)、猫瘟热、脓皮症等;
4、寄生虫病:弓形虫、蛔目、绦目等疾病导致。 当然还有其它疾病需要注意并预防,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等... 不过,要说到最容易得且又比较常见的就数以上四种了。
接下来重点说说这几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和如何预防。
1.猫疱疹病毒(猫咪病毒性鼻气管炎) 简称“猫疱疹”或“HV”,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多发生于春秋季,3-6月及9-10月是高发期。 发病初期,病猫可出现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咳嗽、打喷嚏等症状,随病情发展,会出现流鼻涕、流眼泪,进而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出现吞咽困难、痉挛甚至昏迷。
如何确诊? 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检测。 怎么治疗与预防?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多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为主。
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营养;完善免疫接种程序,增强机体免疫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还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对患病区域使用次氯酸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室内最好每天喷雾消毒一次,室外每天进行一次大清洗。
2.猫杯状病毒 又称猫黏液腺病毒性感冒。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常见传染性疾病。主要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临床特征主要为长期咳嗽、流鼻涕、咽喉痛、食欲不振、发烧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如鼻窦炎、咽炎、食道炎、肺炎等,预后很差,即使经积极治疗,死亡率仍达50%左右。 如何确认? 通常需要做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等。
怎么治疗和预防? 没有特异性的抗生素能够杀灭病毒,因此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主要针对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情况来缓解病情。 可使用镇痛药、止咳药、祛痰药帮助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护理,注意休息,补充足够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对于已有免疫力的猫不需再接种疫苗。尚未有免疫应答的猫则应立即注射疫苗。
3.细菌感染 猫皮肤感染的“猫癣”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除了真菌,细菌感染也是引起猫皮肤疾病的重要因素。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原本存在于体表和外界条件致病菌就会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长期饲喂高蛋白食物以及维生素A缺乏都有可能造成机体抵抗力和恢复力低下,从而易患感染性疾病。 临床症状多变,往往和真菌感染同时存在,需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才能最终确诊。 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病情 怎么治疗? 首先应去除刺激源,然后根据病原体选择相应药物治疗。 对于真菌感染,一般使用含有抑制真菌成分的药物;而对于细菌感染,则需要应用抗生素药物。
另外,还要强调护理的重要性。做好环境清洁及消毒工作,避免继发感染;营养全面,提高机体抵抗力,才能更好的治愈疾病。
4.寄生虫病 寄生虫类疾病是最容易预防的,只要合理驱虫,就可以有效减少寄生虫危害。但要注意的是,驱虫药不能随便吃! 尤其要注意,驱虫药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参照说明书或是遵医嘱服用,以免发生中毒现象。 对寄生虫感染的检测一般采用显微镜检粪便的方法,如果发现幼虫或有虫体,即可确诊。 怎么预防和治疗? 关键要做好驱虫工作,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驱虫剂。同时加强日常卫生管理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