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疫苗狗狗可以抱着出门吗?
打完疫苗后,抗体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病毒是有可能侵袭身体的。但是这个时候的病毒数量比较少,抗体还没有完全产生。所以如果身体抵抗力比较好,可能感染以后症状比较轻;但是如果身体抵抗能力比较低,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传染病。 所以注射了疫苗以后,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如果出现高热等情况,应该及时带去医院就诊。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不要给孩子洗澡,以免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疾病。另外也不建议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如超市、商场等,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不得不带孩子外出的话,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此外要注意孩子保暖,不要因为天气冷而导致孩子感冒。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家长还要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和其他用品,避免病毒附着在这些物品上,导致孩子接触被感染。
刚打完疫苗后,一般10天左右体内才能产生一定的抗体,所以最好在打完预防针后一周左右,也就是抗体产生之前不要外出,平时最好在家里抱。在产生抗体后,可以出去晒太阳或者周围遛圈,但最好不要长时间在外面,尤其是有犬病流行的区域,更不应该出去。因为抗体不是100%保护,如果有疑似狗病,还是要小心。建议两个月打完三针预防针,以后每年加强一次。
狗狗不能完全打疫苗。建议每年定期到医院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同时减少向外传播病毒,增加周围犬的易感性,有利于控制犬瘟的流行。疫苗注射是控制犬瘟热的重要措施。每年免疫一次,可在有效抗体消失前加强一次。幼犬可出现低热、嗜睡、腹泻、呕吐等现象,但持续1-2天会自行恢复。有的犬只出现注射部位肿胀和疼痛,但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狗狗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治疗。
有些狗注射疫苗后会发病,原因包括注射疫苗不能产生抗体,可能是疫苗病毒含量大,注射途径不正确,或者注射时狗狗本身带有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