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菌血症有什么急救方法?
通常我们把高热、寒战、脉快呼吸急促、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细菌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繁殖,释放毒素,造成全身严重感染,临床上称之为脓毒血症。它包括了菌血症(或/和其它部位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非常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脓毒血症可以导致全身性或者器官性的低灌注(心、脑、肾、肠、肝及皮)。其中肠道处于低灌注状态、肠粘膜损害,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道内细菌或者内毒素易于移位,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在各种并发症允许的情况下,早期恢复肠道功能,重建肠道屏障功能,使肠粘膜得到修复,是中断全身炎症反应进程,挽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主要措施之一。
有证据表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病人死亡率下降,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治疗费用降低。由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因此有学者将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称为脏器“喂养”(organfeeding)。2002年,美国胃肠外内科学会(theAmericanSocietyforParenteralandEnteralNutrition)将危重病人发病后48小时内应用肠内营养称为早期肠内营养。
对于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需要长期、复杂治疗的病人来说,早期肠内营养有更明显的优势,因此将肠内营养实施的时间前移是十分必要的。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可以于入院24小时内开始。由于多数脓毒血症的病人,在急诊室里都刚刚开始进行液体复苏和感染源控制,胃肠道可能存在低灌注而引起接受能力下降,导致误吸或者喂养不耐受。
因此建议早期实施低剂量(10-20kcal/h)输注,并通过评估病人耐受情况,24小时逐步增加至目标喂养量(25-30kcal/kg/d)。由于这类病人多数合并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因此选择的营养配方应该是具有免疫调节和器官保护作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营养制剂可以通过口服或者鼻胃/鼻十二指肠管给予。